3月12日,液化天然氣公司楊凌LNG工廠員工楊明明巡檢時,在一個角落,他發(fā)現(xiàn)了一只體型較大的鳥。楊明明小心翼翼地靠近,只見這只鳥只是偶爾閃躲跳躍,卻始終未能飛起,意識到這只大鳥應該是翅膀受傷了,導致無法飛翔。
為防止鳥兒遭受二次傷害,楊明明迅速聯(lián)系擴能班同事,并向公司消防隊尋求協(xié)助。眾人齊心協(xié)力,小心翼翼地將這只受傷的鳥兒放進筐子,投喂水后帶離廠房。同時,工廠特意安排專人在旁悉心看護,時刻關注鳥兒的狀況,并在第一時間聯(lián)系救助中心。
救助中心工作人員趕到現(xiàn)場,經初步檢查,確認其翅膀受傷,并帶回救助中心進行進一步的專業(yè)救護。經確認,這只受傷的“飛鳥”名為“鸕鶿”,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目前,獲救的鸕鶿已在救護中心接受專業(yè)治療,待鸕鶿的傷勢完全恢復,工作人員確認它能夠獨立飛行后,將其放歸大自然。
公開資料顯示,鸕鶿是鰹鳥目鸕鶿科鸕鶿屬的鳥類,別名魚鷹或水老鴉。體長720—900毫米,雌雄同型。身體呈流線型,下體較扁平,頸長而柔韌,翅寬長且鈍,腳強健有力并置后。虹膜紅色;喙灰黑色;腳黑綠色;周身幾乎全部黑色而具有綠褐色的金屬光澤;繁殖期頭后具白色絲狀羽,下脅處有一白斑,非繁殖期這些特征消失。幼鳥體羽為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