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全面啟動對華天然氣供應,這意味著歐亞市場之間正在形成新的緊密聯系。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公司對華供氣合同可以被認為是全球天然氣行業(yè)發(fā)展史上最重要的交易之一。這成為世界天然氣市場邁向整合之路的重要一步。
無論包括歐美在內的世界某些地區(qū)對自由天然氣市場的有效運營如何評價,現在談論統(tǒng)一的全球天然氣市場仍為時尚早。作為全球主要的天然氣消費市場,歐洲、北美和亞太地區(qū)之間依然存在價格失衡,這表明這些市場的整合對全球天然氣供應市場效率的提升具有巨大潛力。到目前為止,尚未出現天然氣價格趨同的趨勢。今年夏末,美國亨利港天然氣價格升至每立方千米150美元,而歐洲天然氣批發(fā)市場價格根據合同類型不同約為每立方千米250-400美元。與此同時,日本液化天然氣(LNG)價格自福島核事故一來徘徊在每立方千米600-700美元的水平。
已經延續(xù)4年的天然氣價格差異證明了天然氣市場反常的去全球化現象的存在。這很有可能。首先,液化天然氣市場發(fā)展緩慢,且在近幾年已經停滯,部分原因是因為基礎設施缺乏。其次,歐洲和亞洲大陸之間幾乎沒有天然氣管道連接??赡苤荒芙璧劳翈炻固埂@碚撋?,該國擁有同時向中國和歐洲出口天然氣的可能性,但目前主要出口目的地無疑是中國,而對歐洲供氣則受到限制。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開采水平有限,另一方面是因為缺乏基礎設施。
區(qū)域市場的劃分可能在短期內對個別生產商或消費者有利,能夠確保其在本地市場上的主導地位。然而,總體而言,這會對天然氣工業(yè)帶來額外風險和成本,尤其是對那些無法轉入其他市場的參與者來說。俄羅斯全面啟動對華天然氣供應可以部分解決這一問題,這種局面意味著歐洲與亞洲市場之間正在形成新的緊密聯系。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公司對華長期出口合同為俄羅斯在本國東部地區(qū)大規(guī)模增加管道基礎設施建設和天然氣開采提供了機遇和動力。其中,不僅包括天然氣管道建設,還包括新氣田的開發(fā),以及未來設置新的液化天然氣終端。北美開始向歐洲和亞洲出口液化天然氣,這對全球天然氣市場具有相同意義。在人類加強使用以再生能源為基礎的新能源的發(fā)展時期,天然氣市場全球化發(fā)展趨勢成為強化天然氣在全球能源平衡中關鍵地位的重要條件。
毫無疑問,俄中雙方均為天然氣合同的主要受益者。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公司獲得了進入快速增長的中國市場的許可證。后者天然氣進口量目前為每年500億立方米,至2020年將達到1500億立方米,而2030年后可能超過2000億立方米。中國則有機會使用俄羅斯儲量豐富的能源,這是距離中國最近且最大的“儲氣罐”。
無論是俄氣公司還是中方都使自己在天然氣市場上的合作伙伴之間的競爭進一步激化。換言之,雙方都擁有了挑選伙伴的權利,其談判能力也因此增強。特別是,俄氣公司面對歐洲客戶的談判地位也得到加強。然而,同時也出現了歐洲擴大從其他國家進口液化天然氣,而俄羅斯向亞洲大規(guī)模出口的規(guī)模至少在2020年前尚無法與對歐出口相提并論,因此還談不上俄氣公司的談判優(yōu)勢獲得顯著增強。
借助于市場間聯系的進一步密切,歐洲、俄羅斯和中國都可以因天然氣生產和天然氣運輸系統(tǒng)而獲益。得益于新合同,俄羅斯將提高天然氣開采量,未來也將出現在面向亞洲、歐洲和國內市場供應時進行轉換的可能性。這將避免在某些市場出現供應過量或供應不足的情況,以減少因價格波動受到的影響。
俄羅斯對華出口天然氣為應對氣候變化做出了貢獻。歐洲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但中國為主要排放國,國際氣候政策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能源的發(fā)展之路。中國從使用煤炭向使用更加清潔的天然氣的轉變,需要天然氣的可靠供應和合理價格。俄羅斯為這一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方案。本文刊載自《環(huán)球時報》“透視俄羅斯”??瑑热萦伞抖砹_斯報》提供。